fdsadfdsid 发表于 2019-9-19 22:07:58

电容应用之降压篇

前文讲到电容具有“隔直流通交流”的特性,在交流回路中存在着一定的阻抗,称之为容抗。也就是说利用此特性可在交流电中用于降压。但千万要注意必须是无极性电容,有极性的电容只能用于直流回路中。如以下图1。
https://ss2.baidu.com/6ONYsjip0QIZ8tyhnq/it/u=3850923056,3893381626&fm=173&app=25&f=JPEG?w=287&h=178&s=4431307287FC558A567978D90000C0B3
图1
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用电容来降压,它的好处又是什么呢?先来看一个例子,比如当接入市电220V/50Hz时,负载RL需要一个最大约69mA的电流,如下图2,可以在回路上串联一个电阻R1来实现。
https://ss1.baidu.com/6ONXsjip0QIZ8tyhnq/it/u=1145298049,4063642153&fm=173&app=25&f=JPEG?w=287&h=155&s=5031317283A9510B585979D90000B0B3
图2
R1的阻抗需求如下:
https://ss2.baidu.com/6ONYsjip0QIZ8tyhnq/it/u=3309042380,3303940024&fm=173&app=25&f=JPEG?w=491&h=138&s=013C6932CDB159924CD5E5DE000080B3
通过以上的运算,可以看到需要串入一个3188Ω/15W的电阻。再来看看用电容的情况,如图1。 假设电容C1的容量为1uF,那么C1的容抗Z计算公式如下。
https://ss1.baidu.com/6ONXsjip0QIZ8tyhnq/it/u=2918636278,64264798&fm=173&app=25&f=JPEG?w=552&h=178&s=4334296287304D8046F525DE000080B1
C1的容抗与串入电阻R1的阻抗值接近,且由于电容不消耗电能,也就不存在功率问题。此电容既达到了限流的作用,又不消耗电能。所以电容降压就这样被用了起来,成本低廉,在早期的小电器中应用广泛,用于提供小电流的电源回路中。在实际应用中当然也不会这么简单,因为上述只提供交流电压给负载,但负载通常都需要直流,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串入二极管,如下图3。https://ss1.baidu.com/6ONXsjip0QIZ8tyhnq/it/u=1851539434,1262005050&fm=173&app=25&f=JPEG?w=295&h=142&s=0031E13281347188147DC9C9000010B3
图3以上接法是否能为RL提供直流电压呢?当然不行,因为明显违背了电容的原理,电容在交流情况下才能通过电流,由于二极管D1的单向导电性,使电容没有放电回路,正半波时电容充满电,但负半波时电流无法通过,使电容C1充满电后就达到电量平衡,再无电流流过负载,所以负载RL得不到正常的工作电流,正确的做法应该如下图4。https://ss2.baidu.com/6ONYsjip0QIZ8tyhnq/it/u=690281990,3783190834&fm=173&app=25&f=JPEG?w=274&h=132&s=2011E1328CA44C8A12755AD9000010B1
图4
如上图4,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半波整流的降压电路。正半波电流流过负载RL,负半波则不经过负载,而将能量直接返回给电网。
再多加2个二极管就可以变成全波整流,让正、负半波都经过负载RL,此时提供的电流将翻倍,如下图5。
https://ss0.baidu.com/6ONWsjip0QIZ8tyhnq/it/u=3707348730,1667291808&fm=173&app=25&f=JPEG?w=469&h=284&s=08A17932938764EA5A754DD60000D0B1
图5全波整流时,输出电流计算公式如下:
https://ss2.baidu.com/6ONYsjip0QIZ8tyhnq/it/u=818577482,1783459776&fm=173&app=25&f=JPEG?w=640&h=91
半波整流时,输出电流计算公式如下:
https://ss1.baidu.com/6ONXsjip0QIZ8tyhnq/it/u=1379928475,3160988376&fm=173&app=25&f=JPEG?w=640&h=92
也就是说半波整流时,最大电流约为31mA,全波整流时,最大电流约为62mA。典型案例,下面来看一个家用电风扇的典型电源电路,如下图6。
https://ss2.baidu.com/6ONYsjip0QIZ8tyhnq/it/u=3577054412,904244795&fm=173&app=25&f=JPEG?w=640&h=185&s=F8A7317295A47103126DC1CE0000F0B3
图6
实际应用中比理论分析时复杂了许多,以前学校上课学到的东西只是理论。当步入社会真正做设计工程师时才知道,上学时学到的程度是多么的肤浅。不过理论是相通的,只是加入了实际应用时会出现的可靠性因素。比如:
1. 降压电容C1上并联了电阻R1,为什么要在电容上并联电阻呢?这是由于在电风扇插头拔掉后,如果C1上没有并联电阻,电容上的电能释放不掉。当人体触碰到插头两端时,就会触电。2. 降压电容C1串联了电阻R2,这是由于在上电瞬间电容相当于短路,不串联电阻会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。所以根据后面元件能承受最大峰值电流的情况来选择R2的阻值。例如二极管最大能承受瞬间峰值电流是20A,那么R2的阻值就需要大于220V/20A =11Ω,当然还要留些余量。因为市电输入不一定就是220V,有可能会更高,同时元器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。
电容降压虽然简单、易用,然而也存在固有的缺陷。那就是频率越高,其容抗越小,若是电网中存在大量谐波成份,电路就非常容易烧坏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电容应用之降压篇